《洗錢防制法:銀行業實務挑戰》本書深入淺出介紹銀行業洗錢防制的各個層面!
什麼是洗錢?洗錢的手法過程是什麼?為什麼要洗錢?這些問題在各個洗錢案及APG第三輪相互評鑑後,台灣關於洗錢防制的制度、由來、案例等的討論漸漸熱烈。新洗錢防制法適用後,銀行已經建立基礎的風險管理與法遵制度,台灣更已歷經第三輪APG相互評鑑。故本書深入淺出從實務操作面出發,結合作者多年銀行和系統導入的經驗,說明最適當的作業模式,以及針對APG第三輪相互評鑑結果作專章深入評析!
本書盡量避免的事:
- 不從生硬的法律規章出發,不只作法規解讀。
- 不將洗錢防制作業視為零碎的規定拼湊,不只從法律、法遵部門出發論述。
- 不會窮舉理論,而是讓銀行決策者知道「夠好」(Good Enough)的程度,並有依循的大方向而不是窮忙於看似永無止境的規定。
本書想達成的目標:
- 從風險管理出發,手把手教讀者洗錢防制的策略架構。
- 讓讀者從總體經濟、國際政治情勢判斷台灣洗錢防制作業利弊。
- 提供國際趨勢下,對台灣政策的批判觀點以及展望未來的進步方向。
- 實務導向說明在風險基礎法(Risk Based Approach)下,甚麼事可以不做,甚麼事一定要做。
- 第一手評析APG第三輪相互評鑑成果。